化工生產正有序恢復
據日本化學工業日報上海支局長沼澤憲一介紹,日本乙烯總產能為727萬噸,主要分布在鹿島、千葉、川崎、四日、大阪、大分、周南、巖國以及水島。地震當日,鹿島、千葉和川崎的171萬噸乙烯裝置產能停止運行,約占總產能的24%,其余6地裝置未受影響。4月8日,隨著千葉、川崎的乙烯裝置投入生產(88萬噸),目前全部設備的90%已恢復運行,只有三菱化學位于鹿島的83萬噸乙烯生產線仍然停產。不過,三菱化學已宣布,計劃于5月底恢復鹿島乙烯設備的運行(約80萬噸),屆時日本乙烯產能將恢復至震前狀態。
因福島核電站受損而采取的計劃停電措施預計將于4月底結束。屆時,此前由于電力不足造成的生產困難也將得到改善,日本東北地區的各個工廠,特別是與汽車和電子零件相關的工廠將陸續恢復運行。
據介紹,三菱化學在鹿島共有兩套乙烯生產裝置。其中一套計劃于5月20日恢復生產,聚乙烯、聚丙烯等一系列下游產品也將相繼恢復生產。另一套乙烯裝置今年計劃檢修期為5月14日~6月27日,該裝置將在檢修期結束后恢復生產,下游的聚丙烯、聚乙烯以及雙酚A等產品也將隨之恢復生產。
電力原料供應成最大困擾
三井化學中國總代表得丸洋指出,日本地震頻發,很多生產線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抗震因素,因此地震中受損壞的設備并不多,但受運輸管道受損、港口無法出貨以及原料短缺等因素影響,日本化工業整體產量有所下降。配套設施何時能恢復是日本石化業復工的關鍵,預計全面恢復至少需要幾個月。
據得丸洋介紹,日本化工生產多采用聯合裝置的形式,互為上下游的多家企業聚集在一個地區,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鹿島就有一個很大的石化聯合裝置。作為鹿島石化聯合裝置源頭的三菱化學乙烯生產線停產,影響了很多下游產品的生產,進而對全國化工生產造成影響。鹿島周圍的一些生產輔料的小型化工廠也受到牽連,因輔料短缺而停產的情況在全國比比皆是。目前地震對三井化學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受原料供應制約,鹿島的聚氨酯生產裝置尚未恢復生產,但三井化學在日本其他地方的聚氨酯生產仍正常運行;二是受添加劑調運不暢影響,市原地區部分生產線仍未恢復生產;三是汽車、電子等下游客戶因地震降低產能,影響了相關化學品需求。
住友化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巖崎明表示,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是電力不足。雖然計劃停電措施預計將于4月底結束,但隨著夏天到來,用電需求會大幅增加。根據日本政府測算,今年夏天會有1500萬千瓦用電缺口,屆時可能會有限制令出臺。此次受災地區的煉油廠和石腦油裂解裝置都擁有自行發電設備,不必擔心因電力不足而造成停產。但如何確保發電所需的重油供給,以及因重油消費而產生的乙烯成本增加成為新的困擾。用電高峰期,日本通常采用差別電價,很多企業會采取白天自己發電、晚上買電的形式節約成本。面對當前的電力不足,企業都將自主發電能力發揮到了最大程度。
據悉,住友化學位于千葉的生產裝置已經恢復運行,位于鹿島的一個研究所設備受到影響,不過不是生產裝置,影響并不大。此外,因原料難以到位,其四國島工廠的某些產品仍處于停產中。
未來或將加大進口量
得丸洋表示,由于很多產品目前仍處于停產狀態,未來不排除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可能。不過,部分企業的庫存仍能持續一段時間,東北地區的企業也正在努力恢復生產。因此,具體哪些產品需要進口,進口量有多少目前尚未確定。三井化學已經在考慮從中國等國家進口產品。
據悉,丸善石油化學株式會社位于千葉的甲基乙基酮(MEK)生產裝置也在地震中受損。MEK被廣泛應用于印刷油墨和涂料原料,其今后的供給令人擔憂,眾多下游生產商都在考慮從中國進口。據悉,該裝置產能為17萬噸/年,預計要到年底才能恢復生產。
4月4日,由于三菱瓦斯化學鹿島工廠仍在停產中,日本開始從中國、印尼、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地進口過氧化氫和超純過氧化氫等產品。日本國內的過氧化氫設備中,四日市工廠和北海道未受到地震影響,正常運行。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