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全國工商聯召開新聞發布會,其下屬24個商會聯合倡議,“絕不串通漲價”。
當天,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會后發布公報亦指出,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也是最為緊迫的任務。
“發改委只是說不要串通漲價,但是正常的合理漲價還是需要的,因為目前成本上升,不漲價已經扛不住了。”北京一家企業負責人4月13日對記者說。
該負責人參加了4月2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的重要消費品商會、協會的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人士并未明確提出實施計劃定價,只是在會后要求各個行業協會人士,尤其是龍頭企業帶頭倡議,不串通漲價,不進行不合理的漲價。
其中參與座談會的全國工商聯下屬4家商會負責人,經過與其余20家商會溝通,于4月13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出聯合倡議。
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物價上漲比較快、通脹預期增強,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萎縮、多數城市房價還在上漲,構成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壓力。
民企建議約束央企漲價
國家發改委近期約談方便面、酒類等企業,還與國內10多個協會、商會人士進行座談,要求相關企業在短期內控制物價上升,要求這些人士起到帶頭作用,確保不串通漲價。
全國工商聯的倡議,要求行業協會理性對待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不跟風搭車漲價;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不囤積居奇,不哄抬物價。“不以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方式串通漲價,不濫用行業優勢地位操縱價格,不以限制產量或者供應量等方式人為抬高價格。”
不過上述參與發改委約談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措施只是讓一些正常、合理的漲價延遲,或者幅度縮小,并非等同于不漲價。
此外,上述人士強調發改委并沒有明確提出要進行價格管制,更未明確要求企業不漲價。
“今年端午節的粽子預計要漲價10%。因為今年以來的人工和材料成本漲了10%,而企業毛利只有10%-15%,正常的毛利應該在30%-40%。”有參與發改委座談會的食品企業人士對記者說。
也有參與4月2日發改委座談會的商會人士呼吁,希望有關部門對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他壟斷型央企的漲價行為也有所約束,也應進行約談。
全國工商聯水產業商會名譽會長尹啟忠也參加了發改委的座談會,他在4月13日建議,國家應該對于水產品運輸實施全方位的綠色通道,可以暢通調運渠道,平抑價格。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副會長趙光學則建議,企業盡量挖掘管理潛力,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希望國家支持農產品進入大賣場,“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有利于降低農產品價格”。
3月物價漲幅或超5%
4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從國際看,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增長,但國際市場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通脹壓力正在從新興經濟體擴大到發達經濟體,世界經濟還沒有走上正常增長的軌道,目前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數。”
國家統計局將在本周五公布今年一季度經濟數字,根據機構的預測,3月份物價漲幅可能在5%以上,超出適度通脹的范疇。
多個機構預計,今年年底前,1年期基準利率還會有2-3次上調空間,每次調整25個基點。“不解決實際存款負利率的水平,物價難以下來。”一位社科院數量所專家說。中國社科院將于4月20日召開會議,發布春季經濟報告,為決策層提供下一階段的調控建議。
交通銀行分析師陸志明告訴記者,目前國際油價以及糧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升,的確對國內的物價形成了很大的上升壓力。“國際油價上升,會帶動下一階段化肥價格上升。” 陸志明說。
“糧食種植成本中一個大頭是與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有關聯,還有就是人工成本,這都使得國內物價上升有明顯的成本推動的因素。特別是國際輸入性因素。”陸志明說。
針對穩定物價,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應對國際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
同時,繼續嚴格控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把房價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
中石化被曝光的發票
中石化被曝光的發票照片
廣州4月13日電 近日,有網民在互聯網上貼出發票照片,稱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購買幾百萬高檔酒供私人支配,引發網民強烈關注。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事采訪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其新聞發言人證實2010年公司確實采購了數批酒,但稱“這批酒是公司正常的商品購進,屬于公司‘非油品’經營項目”。但相關知情人向記者透露,沒聽說也沒見過公司出售這些高檔酒,網曝所購酒部分是用于接待。
網絡曝料: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巨額公款購酒
4月11日,天涯論壇出現名為《中石化廣東石油總經理魯廣余揮霍巨額公款觸目驚心》的帖子,引起網民極大關注。
網貼貼出了四張購買酒的發票,發票總消費金額約168萬元。其中一張“貴州增值稅普通發票”顯示:開票單位是“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抬頭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油分公司”,日期是2010年9月3日,內容是“30年500毫升茅臺30瓶,15年500毫升茅臺60瓶,50年500毫升茅臺30瓶,53度飛天500毫升茅臺360瓶”,價稅合計958320元。
除此之外,網帖還貼出文字材料,矛頭直指中石化廣東石油總經理魯廣余,指其“今年中秋節前,指使手下用便利店非油品促銷費,從9月起,先后購進高檔酒三批,總價值259萬元……所有酒都由總經理魯廣余個人支配使用,無人知道酒的去向。”
爆料人士稱,“下面(指帖中下附的發票圖片)這些都是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去年中秋節購酒送禮的發票,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數據。買一次酒都是好幾十萬好幾十萬地買啊!更令你想不到的是,這些都是一周內所購買的,實際購酒達到了300多萬元”。
短短時間,紅網、中華網、奧一網、網易等知名網站均轉載了相關帖子。截至13日下午,該帖已經登上天涯論壇的主版顯著位置,并吸引了16萬多點擊量和2000多條回復。
公司回應:購酒與魯廣余個人無關 公司將調查購酒事件
“中國網事”記者就此事來到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采訪,該公司新聞發言人徐濤和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助理黎海琳表示,這些酒的購買與魯廣余個人無關,屬于公司正常經營的一部分,因為公司也存在“非油品”經營,并指中石化加油站的便利店為零售渠道。不過對記者深究這批酒的相關數量等情況時,對方以不掌握數據為由沒透露更多詳情。
“中國網事”記者采訪該公司一些員工時,他們大都表示不知道公司高價購陳年茅臺等高檔酒用于“非油品經營”的事情,表示沒見過加油站便利店售賣這些高檔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說:“我完全不相信這批酒是賣了。如果真是賣了,為什么連公司員工都買不到自己公司銷售的酒?”
12日晚,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給新華社記者的一份書面回復只字未提“非油品經營項目”。聲明中稱:“2011年4月11日晚,天涯社區論壇公開了我公司某批次酒類采購的發票。我公司已經注意到相關的信息,目前已經組建調查組對此事件予以調查,調查結果出來后將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如果存在違紀行為將依法嚴懲。”
記者調查:大部分高檔酒去向成謎
大量“天價酒”是否真用于“經營”?“中國網事”記者來到廣州一家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發現便利店中銷售的酒有五糧液和“神舟茅臺”等酒品,其中“神舟茅臺”標價為488元,但網上曝光發票顯示的那些采購單價過千、上萬的酒在便利店不見蹤影。店內銷售員告訴記者,店里會經營茅臺王子、53度飛天茅臺,因量少價低很快賣完,但并不經營50年、30年、15年茅臺等高檔酒。
據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內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去年8月底和9月底確派專人到貴州取過網上曝光的那批酒。該人士透露,這絕對不屬于公司正常“非油品”項目運營的一部分,因為“非油品”運營由公司非油品部的運輸隊專門負責。
這位知情人士稱,2009年從貴州調來的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魯廣余把茅臺作為公司接待用酒的主打產品,重要的接待都指定喝茅臺。
記者來到廣州一家茅臺酒專賣店看到,網帖所指中石化廣東分公司采購的50年、30年、15年茅臺的市面銷售價格分別是人民幣21999元、11999元、5999元。專賣店銷售代理告訴記者,一般高檔陳年茅臺,消費者都會去專賣店買,加油站進高檔陳年茅臺銷售的可能性很小。
那么,這批高檔酒到底去了哪里?是否真如網曝的那樣被總經理魯廣余個人占有、支配?截至記者發稿前,中石化廣東分公司一直沒有給予明確回應。有關此事的進一步情況,“中國網事”記者將持續跟蹤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