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十年來,12點前沒有睡過覺,平時早睡也基本在凌晨1點前,厲害的時候熬通宵。得了癌癥后深刻地理解了“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的含義。
突擊干
我做事習慣高強度地突擊作業,老公比喻我是一輛平時就跌跌撞撞不保養的破車,一踩油門就徹天徹夜地瘋跑半個月,開了二三十年,也該報廢了。
吃的怪
除了常見食物,我還吃過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膽、熊肉、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這些很多人見都沒見過的東西。
熬夜等于慢性自殺
我十多年來的習慣就是晚睡。
其實晚睡在我這個年紀不算什么大事,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但我要說晚睡真的非常不好。
回想十年來,自從沒有了讀本科時宿舍的熄燈管束(其實那時我也經常晚睡),我基本上沒有12點之前睡過覺。學習、考GRE、TOEFL、考研是堂而皇之 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網聊、BBS灌水、蹦迪、宵夜、K歌,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平時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凌晨1點前后。
后來我得了癌癥,開始自學中醫,看《黃帝內經》之類,知道了按時睡覺的重要性:23點~凌晨1點子時,膽經當令;1點~3點丑時,肝經當令。當令是當值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些個時間,是這些器官起了主要的作用。
我的肝,有幾個指標在查出癌癥的時候發現偏高,但是我此前沒有任何肝臟疾病。我非常奇怪并且急于搞明白為什么我的肝功能有點問題,因為肝功能不好不能繼續化療。
看了上面的這段話,加上醫生的解釋,23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期。如果肝臟功能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并加劇惡化。
得病之后我安生了,說實話,客觀情況是我基本失去了自理能力,喝水都只能仰著脖子用吸管,更不要說熬夜蹦迪。因此我每天都睡得很早,起居很有規律。
非常神奇的是,別的病友化療會肝功能越來越差,我居然養好了,第二次化療,肝功能竟然恢復了正常,所以我有幸活了下來。可見,“長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殺”的說法并不夸張。
我們應該在能控制的時候多控制,在能早睡的時候盡量善待自己的身體。有些娛樂,電影也好,K歌也罷,想想無非是感官享受,過了那一刻,都是浮云。
惟一實實在在的,是你健康的身體。
我是個不折不扣2W女
說來不知道是驕傲還是慚愧,站在脆弱的人生邊緣,回首滾滾烽煙的前三十年,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頂著讀書的名頭,大把揮霍自己的青春與生命。
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是不折不扣2W女。所謂2W女,是指只有在考試前2周(2 Weeks)才會認真學習的突擊女生;考出的成績也是很差(too Weak)。
各類大考小考,各類從業考試,各類資格考試(除了高考、考研和GRE、TOEFL ),我準備時間都不會長于兩個星期。
我爭強好勝卻自控力不強,每當我想起來好好學習的時候,差不多離考試也就兩個星期了。我的口頭禪是:不到 dealine(最后限期)是激發不起我的學習熱情的。
然后我開始突擊“抱佛腳”,不計血本地折騰自己,把自己當牲口一樣,快馬加鞭、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廢寢忘食、嘔心瀝血、苦不堪言。最高紀錄一天看21個小時的書,看了兩天半去考試。
得病后老公和我反思之前的種種不健康的生活,認為我從來做事不細水長流,而慣常的如機器人一樣,大力掄大斧地高強度突擊作業,是傷害我身體免疫機能的首犯。
他的比喻是:一輛平時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養維修的破車,一踩油門就徹天徹夜地瘋跑半個月。一年有個四五次,就是鋼筋鐵打的汽車,被這么折騰,開個二三十年也該報廢了。
相信像我這樣生活習慣的人不在少數,深切提醒那些在dealine(最后限期)之前突擊作業的同志們,要注意身體了!
■專家分析
不良習慣是癌癥催化劑
于娟的患癌經歷是典型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的。武警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李瑞霞評價說,長期熬夜會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雌激素、孕激素不平衡,易致內分泌失衡,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癌性腫塊。
其實,《歐洲癌癥期刊》曾刊發過一篇引人關注的文章,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波士頓布萊根女子醫院聯合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經常上夜班的女性,患癌癥的 比率是日班女性的1.5倍;而且上夜班次數越多,患癌的風險越大。
丹麥甚至把因加夜班患上乳癌算為“工傷”,對所有長期上夜班并患上乳腺癌的女性給予工作賠償金。
中國醫學醫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防癌科主任袁鳳蘭教授,做了一輩子癌癥防治工作,她說,不少成功人士,50歲前掙錢往家拿;50歲后掙錢送醫院。
在她看來,成功人士因工作強度大、勞累、飲食不規律、運動少等,再加上淡化預防,這些不良因素累計起來很容易誘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在某種程度上說,不良生活習慣、壓力大以及過度勞累等也是癌癥的催化劑。
有的明星、大老板在年紀輕輕,或是在事業頂峰突然查出癌癥,就是平時不愛護身體、肆意揮霍健康所致。
因此,成功人士比普通民眾更要注意防癌。袁鳳蘭建議,每年最好做兩次體檢,即1次防癌體檢+1次常規體檢。千萬別連續幾年都不體檢,一旦健康出問題就后悔莫及了!
同時,最關鍵的是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管好嘴邁開腿,少點應酬、少點不良飲食習慣,多做點運動,尤其是室外有氧運動,盡量保證生活起居有規律。
袁鳳蘭教授舉例說,她認識一位大老板,工作非常忙,也是時時處在高壓狀態下,但他盡量找運動的機會,比如每天上班時他都讓司機把車停在離單位還有三站遠的地方,自己走著去上班,以鍛煉身體。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