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也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三大原油消費國,同時日本也是亞太地區極為重要的燃油和化工品生產以及轉運地。此外,日本也是亞洲最大的化工品生產地,其乙烯產能占全球乙烯產能的5.5%,出口量占全球市場的8.5%;日本同樣也是我國重要的乙烯進口國,月均進口量約2萬噸,占我國乙烯總進口量的接近三成。據悉,此次日本地震約影響乙烯產能456萬噸,占日本全國總產能的56%。而日本的聚乙烯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5.5%,主要用于出口,其聚乙烯出口量占全球的4%。
日本此次地震主要受影響地區為西北部海岸,主要受震地區為福島和宮城等縣,嚴重影響了日本京濱工業地帶的重要石化工業,包含仙臺和千葉等在內的日本較為重要的煉廠集中地區的正常生產受到了極大影響。據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最大的煉油企業JX新本石油和能源公司已經關閉了其位于仙臺、鹿島和根岸的3家煉油廠的運作;日本第4大煉油企業科斯莫石油公司前日也表示,在發生強烈地震以后,該公司現在已暫停其位于東京以西的千葉煉油廠的運作。目前已確認關閉的5座較大煉油廠日原油加工量達142萬桶,占日本原油加工量約三成。
筆者認為此次日本地震對于國際能源和化工市場影響不一,日本原油加工量占全球5%,目前受影響產能占全球產能近2%,基本抵消了利比亞降低的產能。日本主要進口地為阿聯酋和沙特,此兩地均以迪拜原油作為基準油價,迪拜油價的回落將會對Brent油價造成最直接的壓制,對于國際油價的抑制會較為直接和明顯。此外,日本福島以及新潟縣的原油儲備庫也受到了地震影響出現了爆炸,不過具體數字尚難評估。同時,海嘯造成東京等海港受損,也會一定程度減少日本原油進口量。
除此之外,此次日本地震還引發了核危機,福島核電站于3月12日出現了爆炸和泄漏,日本政府已經緊急疏散了周邊20萬居民。從目前日本國內民眾的反應來看,對于地震的反應更多集中于核電站的泄漏甚至爆炸的問題。對于核電能否對抗不可抗拒自然力繼而引發更大危機的反思勢必會增加核電使用的阻力,從近日國內股市核電板塊的疲弱即可窺斑見豹。而此部分電力需求將主要由煤炭和燃料油替代,因此后期對于燃料油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支撐。
就化工品而言,日本國內大量產能的關閉將會一定程度支撐乙烯及其下游品種。國內乙烯近兩年新增產能大量投產,自給率已達90%,因此日本乙烯的減產對于國內乙烯需求不會造成太明顯影響。不過,日本乙烯出口量占亞洲地區較大份額,可能會導致亞洲乙烯較大幅度上行,繼而對國內乙烯產生影響。國內聚乙烯雖然自給率僅六成左右,但日本并非國內主要進口源地,份額不足一成,也難對國內市場造成明顯影響。
因此,就整體事件進行評估,筆者認為此次日本地震直接導致了日本本土原油需求較大程度的降低,因此對原油以及石腦油形成了較明顯的利空。此外,地震撼動了日本股市,對全球金融市場將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美股連續盤整近3周,始終缺乏明確方向,或借題日本地震事件出現一波回落,或與油價形成聯動,油價有望回落至95美元下方。
化工板塊短期來看,高庫存和低消費仍將是主要影響因素,油價走弱也將對化工品造成較為明顯的抑制,近期或難有較好走勢,塑料或仍回落,L1105有望重回10500下方。不過后期在國際乙烯和聚乙烯走強的支撐下有望繼續上行,三季度有望上探14000元/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