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化工網訊:近年來,化工企業招聘員工的主要渠道是各類化工院校。筆者所在的化工企業僅2010年就接收了來自全國各類化工院校的幾百名畢業生。而當筆者問他們在校期間是否接受過化工安全課程教育,得到的答案卻是驚人地一致:學校從未開設過化工安全課程。這些化工院校畢業生進企業的第一件事,便是接受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
無數化工安全事故的教訓告訴我們,安全事故多因員工安全知識缺乏所致,尤其是一些新進企業的年輕員工,既缺乏化工安全知識,又缺乏安生生產經驗。安全生產是化工企業最重要的工作,安全生產知識是從事化工生產的人員最需要掌握的知識。但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知識,化工院校既沒有設置相關專業,也不開設相關課程。筆者在此呼吁,化工安全課程應進入全國各類化工院校課堂。
如果各類化工院校都能夠開設化工安全課程,讓學生在校期間就接受正規的化工安全教育,不僅能讓他們較早樹立化工安全生產意識,還可讓他們學到系統的化工安全理論知識。
“十二五”時期,隨著我國化工行業的更快發展,需要的化工人才將更多。化工院校應從現在開始,增設化工安全課為公共課程。這些課程內容應包括國家安全生產法令法規、化工安全理論知識、安全生產事故案例教育等。對化工安全課程的講授方式也可以多樣化,既可以由專業老師講理論知識,也可以讓生產一線安全管理人員傳授實際經驗,還可以讓安全事故的責任人現身說法。更進一步講,化工院校還應考慮增設化工安全專業,專門為各級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和化工企業培養安全管理人才。
化工院校開設安全課程,讓學生們在接觸化工專業之時就在腦海里繃緊安全弦,等于把安全生產關口前移。長此以往,我國的安全生產隱患將會從源頭上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產形勢亦將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