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限產保價 行情探底回升
去年年底,寧波萬華年產36萬噸苯胺裝置順利開工投產,停止對外市場采購。據國家海關數據統計,2010年12月進口苯胺12874噸,創當年月度高位。社會苯胺市場需求量突然相對減少30%以上,供應量嚴重過剩,供需平衡被打破,價格出現跳水。去年12月份至今年1月份,苯胺市場呈現連續下滑趨勢,價格環比下降14%,成交量同步萎縮。進入2011年1月份,市場售價一度接近成本邊緣,同比至少降低15%,每噸絕對利潤減少1000元以上,部分企業甚至虧損。
國內各苯胺生產企業聯合限產保價,以求平穩過渡。據不完全統計,因市場需求量下降,大部分企業開始檢修或者壓產,綜合開工率不足60%。由于前期價格下滑,無論是苯胺生產企業,還是下游企業均把庫存壓到最低限度。
在社會庫存處于低位、產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國際純苯價格連續上漲,國內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產苯企業分別在2月進行了3次提價,中石化中旬掛牌價執行8700元,累計上漲900元,漲幅12%左右,相比上月同期漲幅達19%,均高于苯胺現行售價的上漲速度。此外,苯胺另兩大原料硝酸、硫酸也不同程度的漲價,生產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加大。在新一輪原材料價格連續上漲推動下,苯胺市場看漲預期增強,開始了一波增加庫存的探底反彈行情,成交量也溫和放大。
下游需求放大 回升有望持續
根據以往規律,春節期間中小企業大部分停產、限產,且由于前期看空氣氛濃,均沒有多少原料庫存。隨著節后原材料漲價,看漲氣氛增強,增庫行情也隨之展開。但是,增庫只是暫時行為,成交量溫和放大還得有賴下游企業陸續開工。據了解,目前苯胺消費大戶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企業逐漸實現了自產自用,苯胺消費主要靠橡膠助劑、染料、農藥等行業帶動。春節過后,橡膠助劑和染料企業相繼開工或提高開工率,河北、山東、江蘇一帶的企業陸續進場采購,形成了積極的成交氣氛,預計3月份會達到正常交易水平。
受基礎原材料連續漲價影響,國內苯胺企業開工率受到一定限制,下游企業也因終端產品啟動遲緩、出口訂單少而不能有效放大采購量。業內人士預計,在國內現有供需大致平衡,價格漲速略大于產量增速的前提下,苯胺一季度有望出現持續回升局面,進入第二季度后將有一個放量過程。但是價格不會及時跟進,交易量也不可能大幅提高,今年市場預期要遠低于去年水平。
擴能壓縮利潤 長期存在隱憂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苯胺新增市場投放量將比去年增長33%以上,并且持續投放市場,是行業大調整之年。除寧波萬華36萬噸自產自用裝置減少了社會商品采購外,冀衡3萬噸/年、山東晉煤日月3萬噸/年等新裝置將陸續投放市場,真正的商品量過剩預計超過現有商品量的30%,價格空間將被嚴重壓縮,高價低利時期來臨。
苯胺行業面臨嚴重過剩,目前下游最大的配套產品就是染料和橡膠助劑(因MDI已形成自產自用的局面),但實現下游正常對接要到2012年,后市隱憂短期無法消除。
不過,苯胺行業經過近些年來的規范和完善,如每月舉行全國苯胺企業座談會以及相關協會舉辦年會,在市場宏觀和微觀調控上起到了積極作用,新增產能投放也可能會實現軟著路。
Chem23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