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無論茅臺漲價還是限價,一些大眾媒體群起而攻之,質(zhì)疑、批評、甚至謾罵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一時間,中國西南貴州仁懷茅臺鎮(zhèn)赤水河畔大婁山脈的茅臺酒廠陷入輿論的漩渦之中,猶如秀才遇到了大兵——有理一時說不清楚!一時間,曾經(jīng)宣稱要漲價或準備要漲價的高端白酒們,幾乎集體失聲,做起了媒體群攻茅臺的看客。
媒體群攻茅臺,攻其價格過高,似乎心中只有權(quán)力與金錢,眼中只有達官與富人,還往往與腐敗相隨相伴。其實,這哪里僅僅是在批評茅臺,這分明是在批評整個中國高端白酒!站在行業(yè)的角度看,如此的社會輿論不免偏頗與偏激,但是,如果站在社會的高度看,完全可以也應該將批評的輿論視為對中國社會腐敗現(xiàn)象的厭惡與痛恨、視為民間追求公平與正義力量的另類表現(xiàn)。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高端白酒主要滿足的是政務與商務兩類市場的需求,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費者確實是非貴即富,但是,政務與商務用酒和腐敗沒有必然聯(lián)系,高官與富翁完全可以沐浴在陽光之中。健全民主與法治,既是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歷史呼喚,也是包括白酒人在內(nèi)的所有中國人的歷史使命。不用“大會堂”來指定、專用,不用到處去“慰問”、去“贊助”,不用去“討好”所謂的“意見領(lǐng)袖”,照樣可以賣酒,并且能夠心情舒暢地把酒賣好——這就是民主政治、市場經(jīng)濟、法制社會、人本文化國度里的賣酒理想。
因此,當媒體群攻茅臺的時候,高端白酒不能只是一味地旁觀,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打著自己的算盤,還要力所能及地站出來,小而言之為營造健康的高端白酒社會氛圍做點事,大而言之為中國社會的良性轉(zhuǎn)型、為我們子孫后代能夠生活在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出點力。
媒體群攻茅臺,攻其假酒泛濫,甚至還有不負責任的媒體宣稱:“茅臺每年的銷售量只有20萬噸,而全國年銷量實際則達到200萬噸以上。如此粗略估算,市場上90%的茅臺都是假酒。”高端白酒們雖對此種傳言是與非心知肚明,但卻沒有站出來說話。如果說這樣的數(shù)據(jù)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假酒的猖獗,那么,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說明了茅臺品牌的光榮、職能部門的恥辱、高端白酒的悲哀;如果說面對如此離譜但又四處傳播的真假茅臺數(shù)據(jù),高端白酒們還無動于衷,以為僅僅是在污蔑茅臺的話,那悲哀的只有中國高端白酒了!
媒體群攻茅臺,攻其漲價找理由,限價是作秀。面對似是而非、洶涌澎湃的社會輿論,茅臺有口難辯,有手難擋,有腿難行,有心難明。茅臺好難,既要“兼顧國家、消費者、投資者、經(jīng)銷商和企業(yè)的利益”,又要認真傾聽輿論的聲音。茅臺的難言之隱,又豈是如此一篇短短的社評文章能夠一寫而評之、了之的呢?其他的高端白酒不說話,做旁觀狀,大概也在犯難吧?
不過,越是困難的時候,不就越顯出英雄的本色嗎?在不盛產(chǎn)英雄的年代,只希望中國高端白酒們做一個經(jīng)歷市場風雨的企業(yè),在困難的時候,能夠更加理性、更加堅定、更加堅持做人做事的底線,勇敢地站出來,利用媒體群攻茅臺造成的社會輿論壓力的機會,積極與政府溝通,表明按市場規(guī)律運作企業(yè)的信心與決心,督促執(zhí)法部門加強、加大打假力度,呼吁盡快出臺《中國酒法》,為凈化高端白酒市場再出一把力;積極聽取輿論意見,與媒體溝通,讓更多的人乘機了解中國白酒的歷史、工藝與文化價值,讓更多的人乘機理解、喜愛、推廣白酒。這是化“危險”為“機會”的正道,也應該成為高端白酒的共識。這既是幫茅臺,更是救自己。
在中國高端白酒發(fā)展的歷史關(guān)頭,高端白酒們,要行動,不能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