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料塔的冷卻機理:
傳統的填料冷卻塔是將熱水噴灑在塔內填料上,形成水膜,通過水膜與空氣的交換使熱水冷卻。實踐表明,使用填料的冷卻塔,存在突出的缺點:
★在填料的選擇上存在著通風阻力與散熱能力的矛盾。即散熱能力好的填料,其通風阻力大;通風阻力小的填料,其水質散熱能力又差。
★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尤其是在水質惡劣的情況下運行,水中的鈣鎂無機鹽及微生物不斷粘附在填料上,堵塞填料增大氣流阻力,影響散熱效果,使冷卻能力下降。
★填料塔多用塑料膜做填料,塑料的變形、壓陷、老化,造成填料破碎,失去散熱能力,堵塞管道,釀成事故,因而需要頻繁更換填料,提高了運行成本。
★當水淋過薄膜式填料時,水的表面積固定,增大淋水密度時,水膜失穩形成波動,波幅數倍于膜厚度,形成溝流,使氣流阻力急劇增加。由于氣流阻塞,嚴重的降低了冷卻效果。
二、WTL—無填料霧化冷卻機理:
1、冷卻塔冷卻效果決定于三個推動要素:
(一)是冷空氣量與冷卻水量的比值(氣比水);
(二)是冷卻介質冷空氣和被冷卻介質水接觸的比表面積;
(三)是冷卻時間。WTL塔的設計構思是基于以上三個要素并摒棄傳統填料的不足而使冷卻方式趨于理想化。
(1)冷空氣量和冷卻水量的比值:
WTL塔由于填料取消后使冷卻塔的系統阻力風機的全壓值降至填料塔的50%,塔阻力降低,軸流風機風量增至填料塔的120%,相同冷卻水量時,氣水比增大20%,實踐證明WTL塔氣水比為960 :1,填料塔為800 :1(體積比)。
(2)空氣和水接觸的比表面積:
WTL塔采用低壓高效霧化裝置,在較低的壓力下(裝置工作壓力僅為0.03-0.05MPa,進風道零平面處壓力0.08-0.15MPa)下,將水霧化成φ0.5mm微小霧滴,比水被填料分散成的膜狀比表面積大8%,工程實際值為20%以上,能連續快速地更新傳熱表面積,迅速將霧化流的潛熱帶走。
(3)空氣和水的接觸時間:
WTL無填料霧化冷卻塔采用霧化式,將霧化裝置合理分布安裝在進風道上方,使水的霧粒在塔內有順向、懸浮和逆向三個運行過程,冷卻時間大大延長。充分保證了冷空氣和水的熱交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