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生產的SYA型壓濾機入料泵是引進德國普羅名特流體公司技術并結合各壓濾機使用場合的入料工況,設計開發的壓濾機專用入料泵產品。
經過各種洗煤、環保、鋁廠、冶煉等場合試用,其性能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一經投放市場,其壓濾效果、濾干時間、污水污物的防堵性、無泄漏及整機的穩定性均深受用戶好評。為各類用戶生產環節提高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SYA型壓濾機入料泵采用獨特的水力設計及葉輪安裝方式,確保了其性能曲線比一般雜質泵更陡,非常適合壓濾機入料時應阻力的變化來實現大流量,低壓力喂料與小流量,高壓力過濾的目的。其特殊的水力性能恰好吻合壓濾機由空腔到填滿再到濾干的漸進過程。喂料初期不用閥門控制流量過大引起的電機過載同時低壓力不會對濾板邊框產生沖擊,減輕了濾板邊框上的濾布的破損,也不會沖擊濾板造成震動,壓濾后期的小流 量大壓力不易產生憋泵。尤其是在后期壓榨期時同泵在大壓力下其獨特的葉輪安裝方式及副葉輪的作用,保證軸封處的基本達到無泄漏。
二、型號意義
65 SYA 80 — 45
65—泵出口直徑(mm)
SYA—森力克壓濾泵A系列
80—壓濾機期壓力(m)
45—配帶功率(kw)
三、性能參數
四、 安裝與故障
1. 泵的安裝與調試
(1) 泵的安裝找正
① 泵機組放在地基上用水平儀檢查水平度,允許用楔鐵找平。
② 用水泥澆灌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水泥干固后應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是否松動,合適后擰緊地腳螺栓,重新檢查水平度。
③ 卸掉聯軸器護罩,檢查聯軸器之間的間隙,一般為2mm。檢查水泵軸與電機軸中心線是否一致,可用薄墊片調整使其同心。測量聯
軸器的外圓上下左右的差別不得超過0.1mm,兩聯軸器端面間隙一周上最大和最小的間隙差別不得超過0.3mm。(不準安裝聯軸器柱
銷)
(2) 管道安裝說明
吸入管徑應與泵的進口直徑相同或比泵進口直徑稍大,原則是既避免泵產生汽蝕,又不能使漿體在管路中形成沉積。為最大限度
減少漿體在管道和渦殼內沉積,應在吸入與每一個閘門之間的平行管段下面開一口,加裝放料管閥(管閥口徑視輸送介質粒度而
定),以備在停車后放料。為便于維修泵,應設吸入口的閘門,其直徑與吸入管徑相同。在泵的吸入口與吸入管之間應設伸縮節,以
便于拆裝。排出管徑與漿體性質、沉降流速有關,通常排出管徑與泵的出口直徑相等或稍大,出口閘閥應與排出管徑相同,壓力表位
于泵出口和第一個閥門之間的直管段上。
(3) 泵的試運行
特別注意:先確定電機轉向正確方可安裝聯軸器柱銷,不允許盲目啟動電機,嚴禁電機帶泵反轉,否則會使葉輪脫落,損壞其他部件。
① 啟動前,必須添加足夠的潤滑油。機油(冬季N32,夏季N46),應按油標尺中間刻度為準。
② 接通電機檢查電機的轉向,正確后卸下防護罩安裝聯軸器柱銷,上緊后重新安裝好防護罩。
③ 將進口閥門完全開啟;開啟注水閥門箱泵內注水(倒灌即低位布置的泵不需注水);將出口閥門打開調制到1/4;啟動機組,待轉速
正常后,開啟出口壓力表,若壓力正常穩定即可緩慢開啟出口閥門,知道完全開啟或滿足工況要求為止。
④ 檢查泵填料處泄露是否正常,泄露量大時應填加盤根(建議填加我公司佩帶專用盤根),盤根也不宜壓的過緊,否則會燒壞盤根,
低漏為正常
特別注意:新安裝及檢查后的泵,一定要先試好電機轉向后,在穿上聯軸器柱銷。切不可電機帶動泵反轉,但允許在電機斷電情況下,管內液體倒流使泵反轉,不過要注意高差特別時(≥80m)。亦應防止回水倒流以控制泵突然反轉
2. 故障及解決辦法
SYA型壓濾機入料泵性能參數
型號 | 流量(m3/h) | 揚程(m) | 轉速(r/min) | 配帶功率(kw) | |
比重≤1.2 | 比重≤1.4 | ||||
40SYA60-18.5 | 15-40 | 20-60 | 1450 | 18.5 | 18.5 |
50SYA65-22 | 20-70 | 30-65 | 1450 | 22 | 22 |
50SYA100-30 | 20-70 | 50-100 | 1450 | 30 | 30 |
65SYA75-30 | 20-70 | 35-75 | 1450 | 30 | 37 |
65SYA76-37 | 20-100 | 30-76 | 1450 | 37 | 45 |
65SYA80-45 | 35-125 | 35-80 | 1450 | 45 | 55 |
80SYA75-55 | 50-160 | 35-75 | 1450 | 55 | 75 |
80SYA85-75 | 70-200 | 35-85 | 1450 | 75 | 90 |
100SYA80-90 | 70-280 | 3-80 | 1450 | 90 | 110 |
100SYA95-110 | 70-310 | 35-95 | 1450 | 110 | 132 |
125SYA80-110 | 100-400 | 35-80 | 970 | 110 | 132 |
125SYA95-132 | 100-400 | 35-95 | 970 | 132 | 160 |
四、 安裝與故障
1. 泵的安裝與調試
(1) 泵的安裝找正
① 泵機組放在地基上用水平儀檢查水平度,允許用楔鐵找平。
② 用水泥澆灌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水泥干固后應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孔眼是否松動,合適后擰緊地腳螺栓,重新檢查水平度。
③ 卸掉聯軸器護罩,檢查聯軸器之間的間隙,一般為2mm。檢查水泵軸與電機軸中心線是否一致,可用薄墊片調整使其同心。測量聯
軸器的外圓上下左右的差別不得超過0.1mm,兩聯軸器端面間隙一周上最大和最小的間隙差別不得超過0.3mm。(不準安裝聯軸器柱
銷)
(2) 管道安裝說明
吸入管徑應與泵的進口直徑相同或比泵進口直徑稍大,原則是既避免泵產生汽蝕,又不能使漿體在管路中形成沉積。為最大限度
減少漿體在管道和渦殼內沉積,應在吸入與每一個閘門之間的平行管段下面開一口,加裝放料管閥(管閥口徑視輸送介質粒度而
定),以備在停車后放料。為便于維修泵,應設吸入口的閘門,其直徑與吸入管徑相同。在泵的吸入口與吸入管之間應設伸縮節,以
便于拆裝。排出管徑與漿體性質、沉降流速有關,通常排出管徑與泵的出口直徑相等或稍大,出口閘閥應與排出管徑相同,壓力表位
于泵出口和第一個閥門之間的直管段上。
(3) 泵的試運行
特別注意:先確定電機轉向正確方可安裝聯軸器柱銷,不允許盲目啟動電機,嚴禁電機帶泵反轉,否則會使葉輪脫落,損壞其他部件。
① 啟動前,必須添加足夠的潤滑油。機油(冬季N32,夏季N46),應按油標尺中間刻度為準。
② 接通電機檢查電機的轉向,正確后卸下防護罩安裝聯軸器柱銷,上緊后重新安裝好防護罩。
③ 將進口閥門完全開啟;開啟注水閥門箱泵內注水(倒灌即低位布置的泵不需注水);將出口閥門打開調制到1/4;啟動機組,待轉速
正常后,開啟出口壓力表,若壓力正常穩定即可緩慢開啟出口閥門,知道完全開啟或滿足工況要求為止。
④ 檢查泵填料處泄露是否正常,泄露量大時應填加盤根(建議填加我公司佩帶專用盤根),盤根也不宜壓的過緊,否則會燒壞盤根,
低漏為正常
特別注意:新安裝及檢查后的泵,一定要先試好電機轉向后,在穿上聯軸器柱銷。切不可電機帶動泵反轉,但允許在電機斷電情況下,管內液體倒流使泵反轉,不過要注意高差特別時(≥80m)。亦應防止回水倒流以控制泵突然反轉
2. 故障及解決辦法
序號 | 故障形式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1 |
泵不出水,壓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針劇烈跳動 | 吸水管路內沒有注滿水 | 向泵內注滿水 |
吸水管路堵塞或閥門開啟不足 | 開啟進口閥門,清理管路堵塞部位 | ||
泵的進水管路、儀表處或填料函處嚴重漏氣 | 堵塞漏氣部位,檢查填料是否濕潤或壓緊 | ||
2 |
泵不出水,真空表表示高度真空 | 進口閥門沒有打開或已淤塞 | 開啟閥門或清淤 |
吸水管路阻力太大或以淤塞 | 改進設計吸水管路或清淤 | ||
吸水高度太高 | 降低安裝高度 | ||
3 |
泵不出水,壓力表顯示有壓力 | 出水管路阻力太大 | 檢查調整出是回管路 |
葉輪堵塞 | 清理葉輪 | ||
轉速不夠 | 提高泵轉速 | ||
4 | 泵不轉 | 渦殼內被固硬沉積物淤塞 | 清除淤塞物 |
5 |
流量不足 |
葉輪或進、出管路阻塞 | 清洗葉輪或管路 |
葉輪磨損嚴重 | 更換 | ||
轉速低于規定值 | 調整轉速 | ||
泵的安裝不合理或進水管路接頭漏氣 | 重新安裝或堵塞漏氣 | ||
輸送高度過高,管內阻力損失過大 | 降低輸送高度或減少阻力 | ||
進水閥開的過小或有障礙 | 開大閥門 | ||
進料口漏氣 | 壓緊盤根 | ||
泵的選型不合理 | 重新選擇 | ||
6 |
泵的電機超負荷 |
泵揚塵大于工況需要的揚塵,運行工況點向打流量偏移 | 關小出水閥門,切割葉輪或降低轉速 |
選用電機時沒有考慮漿體比重 | 重新選配電機 | ||
填料壓的太緊 | 調整填料壓蓋螺母 | ||
7 |
泵振動 |
泵發生汽蝕 | 調節出水閥門,降低安裝高度,減小進口阻力 |
葉輪單流道堵塞 | 清理葉輪 | ||
泵軸和電機軸不同心 | 重新找正 | ||
緊固件或地基松動 | 擰緊螺栓,加固地基 | ||
8 |
軸承發熱 |
潤滑不好 | 調整油量 |
潤滑油不清潔 | 清洗軸承,換油 | ||
軸承有問題 | 更換軸承 | ||
9 |
泵內部聲音反常 泵不出水 |
吸入管阻力太大 | 清理吸入管路及閘閥 |
泵吸上高度過高 | 降低吸上高度 | ||
發生汽蝕 | 調節出水閥門使之在規定范圍內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