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可使蛋白質變性,但是由于純乙醇無法滲透到細胞壁內層,故純乙醇的殺菌效果不好。體積濃度75%的乙醇用于醫用消毒,同樣,碘酊(俗稱碘酒)的溶劑也是乙醇。 酒精的濃度太高,反而馬上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了,結果形成一層硬膜。這層硬膜對細菌有保護作用,防止酒精進一步滲入,所以濃酒精(95%)消毒殺菌效果,反而不及稀酒精(70~75%濃度最佳)
濃度的乙醇會刺激皮膚和眼球,若食用過量則導致嘔吐及惡心。長期食用則會損害肝臟。
藥性
在中國傳統醫藥觀點上,乙醇有促進人體吸收藥物的功能,并能促進血液循環,治療虛冷癥狀。[來源請求]漱口水如果含有較高濃度的酒精,就算不吞入也可能有害健康[來源請求]乙醇先轉為乙醛,乙醛再放大神經遞質GABA的作用。[來源請求]
· 吸入:
1. 可能刺激呼吸道和黏膜。
2. 可能引起危害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癥狀包括興奮、陶醉、頭痛、頭昏眼花、困倦、視覺模糊、疲勞、戰栗、痙攣、喪失意識、昏睡、呼吸停止和死亡。
· 皮膚:輕微刺激。
· 眼睛:
1. 暴露于液體、蒸氣、薰煙或霧滴可能引起中度刺激。
2. 直接接觸可能引起刺激、痛、角膜發炎及角膜可能損害。
· 食入:
1. 可能引起危害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癥狀如〝吸入〞所列舉。
2. 嚴重急性中毒可能引起血糖過低、體溫過低和伸肌僵硬3 . 吸入肺部可能引起肺炎。
· LD50( 測試動物、暴露途徑) :7060 mg/kg( 大鼠, 吞食)
· LC50( 測試動物、暴露途徑) :20,000 ppm/10H( 大鼠, 吞食)
· 局部效應:
o 20 mg/24H( 兔子,皮膚) 造成中等刺激
o 500 mg( 兔子,眼睛) 造成嚴重刺激
· 致敏感性:長期皮膚接觸,可能導致很少數人皮膚過敏反應。
·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
1. 反復或長期接觸皮膚可能導致脫脂、紅、癢、發炎、龜裂及可能二度感染。
2. 長期皮膚接觸,可能導致很少數人皮膚過敏反應。
3. 食入:慢性中毒可能引起肝臟、腎臟、大腦、腸胃道和心肌衰退。
4. 可能引起不良的繁殖影響。
5. 曾患肝病的人暴露其中可能增加危害性。
6. 與其他藥物共同使用可能有不良作用。
· 特殊效應:
o 200 mg/kg(交配前5天前的女人,子宮內) 影響女生生殖力
o 8 gm/kg(懷孕32周的女人,靜脈注射) 影響新生兒的 Apgar 計分值(乃新生兒心跳節律、呼吸、肌肉緊張杜、反射刺激皮膚等綜合推算值) 。
· 對水中生物具高毒性。
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 [20]
· 吸入:
1. 將患者移離暴露區。
2. 如果呼吸停止,確實清通呼吸道并施行心肺復蘇術。
3. 如果呼吸困難,給予氧氣。
4. 保持患者溫暖且休息。
5. 立即就醫。
· 皮膚接觸:
1. 以肥皂和水徹底清洗患部。
2. 立刻脫除污染的衣服。
3. 如果刺激性持績,立即就醫。
· 眼睛接觸:
1. 立刻以大量水沖洗15分鐘以上。
2. 眼皮應提離眼球以確實徹底清洗。
3. 立即就醫。
· 食入:
1. 若患者意識清醒,給患者喝下1至3杯水或牛奶以稀釋胃部內的含量。
2. 若患者自發性嘔吐或催吐時,觀察呼吸是否困難。
3. 不要對意識不清或半痙攣的患者催吐。
4. 保持患者溫暖且休息。
5. 大量食入或有腸胃癥狀時,立即就醫。
· 最重要癥狀及危害效應:刺激,吸入肺部可能引起肺炎。
· 對急救人員之防護:應穿著 C 級防護裝備在安全區實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