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病率很高,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排位靠前。胃癌具體可分為胃腺癌、胃粘液腺癌等五種,其中,胃腺癌為最常見的一種,其發生率占胃惡性腫瘤的95%。 因傳統的腫瘤治療方法毒副作用大,誘導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成為近年來腫瘤細胞研究的熱點。腫瘤細胞分化誘導療法的基本特點為不殺傷腫瘤細胞,而誘導腫瘤細胞分化為正常或接近正常細胞,即在一些化學制劑的作用下,有的腫瘤細胞出現類似正常細胞的表型,有的恢復了正常細胞的某些功能,這些制劑被稱為分化誘導劑。 目前,針對各種腫瘤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分化誘導劑。但在胃腺癌治療方面真正能夠在臨床應用,并取得好的療效的還是一片空白。之前曾有人對二色桌片參酶解液和氧化砷對胃腺癌治療分化誘導作用進行過研究,結果發現前者效果不好而后者毒副作用太大,并且在體外研究時對培養腫瘤細胞有分化誘導效果,當進行動物體內實驗時效果非常不佳。 為填補胃腺癌治療分化誘導劑這一空白,國內外相關專家都先后展開了研究。最近,國內專家發現一種香料卻出乎意外地擔當起了這個重任。 專家在研究1,25-二羥維生素D3(1,25-(OH)2D3)對人胃腺癌MGC-803細胞的誘導分化作用時,意外發現一種叫作肉桂酸(CINN)的香料具有很好的協同作用。專家們進一步就觀察肉桂酸聯合1,25-二羥維生素D3以及單獨用藥對胃腺癌MGC-803細胞的誘導分化作用,結果驚喜地發現,作用24、48、72和96小時后胃腺癌細胞生長均明顯受抑制,作用48小后細胞周期出現向G0/G1期移行的特征性動力學改變;端粒酶活性明顯受到抑制;細胞集落形成率明顯下降;證明肉桂酸對胃腺癌細胞有良好的誘導分化作用。 肉桂酸是從食品調味劑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原先一直以香料形象深入民心。專家稱,因肉桂酸具有天然高效低毒的特性,其擔起填補胃腺癌治療分化誘導劑這一空白的重任將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