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和美國肺癌專家就肺癌治療最新藥物研究成果頻起紛爭,兩國學者就到底是誰最先研究出肉桂酸對肺癌的有效治療展開了隔空辯爭。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癥死因的第一名,而且每年死亡人數都還在上升。1995年全世界有60萬人死于肺癌,到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萬/年,發病率是120萬/年。肺癌因沒有系統的治療方法,一直以來都是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腫瘤之一,因此找到一種肺腺癌治療更好的方法勢在必行。癌細胞的分化誘導和分化治療,作為腫瘤治療的一條新途徑,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都研究非常活躍,誰先研究出最新成果,將決定其能否取得在世界肺癌治療方面的權威地位。中美兩國學者紛爭的緣起,與此不無干系。 事情緣于美國某著名醫學雜志上刊登的一篇《肉桂酸誘導人肺腺癌細胞惡性表型逆轉和分化作用》的文章。該文深入實驗探討了肉桂酸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誘導分化作用及可能機制。其方法是應用 2mmol/L終濃度肉桂酸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細胞 ,觀察體外生長增殖情況、雙層軟瓊脂集落形成率并用流式細胞儀測定細胞周期及p53蛋白表達。結果細胞體外生長速度減慢;雙層軟瓊脂集落形成減少;細胞DNA合成能力降低;細胞周期出現向G1/G0期移行的特征性動力學改變;p53蛋白表達減少。文章最終結論:肉桂酸通過激活人肺腺癌細胞分化相基因表達啟動細胞分化并達到惡性逆轉 ,是一種有應用潛力的誘導分化劑。 我國專家就此提出質疑,認為早在2001年,《河南醫學研究》(2001年03期)就刊登了名為《肉桂酸聯合α干擾素對A549細胞p53蛋白表達和端粒酶活性的影響》,2001年第8卷第2期《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也刊載了類似文章,國外的《肉桂酸誘導人肺腺癌細胞惡性表型逆轉和分化作用》文章,明顯是抄襲其內容。美國學者則稱其研究僅是肉桂酸單一作用人肺腺癌A549細胞,不用聯合α干擾素,是進一步的新研究。 我國學者則援引原文段落予以反擊。原文段落為:“本文采用25ng/ml,75ng/ml,1OOng/ml三個劑量分別加入到A549培養體系中,實驗結果IFN-α(即α干擾素)誘導A549細胞發生分化、細胞周期移行改變、P53蛋白的表達減少的同時,端粒酶活性降低,劑量不同,對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不同。說明IFN-α乃是通過腫瘤細胞分化和降低端粒酶活性而發揮抗腫瘤作用的。肉桂酸(CINN)是從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天然芳香族有機酸,無毒性,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浸潤和轉移,但對正常細胞未有任何影響,本實驗以3mmol/L CINN作用于A549細胞系,證明與IFN-α有同樣的結果,均可誘導A549細胞分化和降低端粒酶活性;與IFN-α聯合應用,可加強對A549細胞的誘導分化和顯著性的降低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兩者具有協同效應。本研究首次用檢測端粒酶活性作為IFN-α、肉桂酸誘導A549細胞分化的指標,為IFN-α聯合肉桂酸治療肺癌及端粒酶作為腫瘤治療中的靶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用意義。”認為文章已經表述十分透徹,肉桂酸單獨作用于A549細胞效果同于IFN-α,兩者聯合效果更好。 我國學者稱,如美國方面不公開道歉并予糾正,她將不排除像方舟子一樣來一場跨國學術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