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病情遷延,可以臨床緩解,但很難完全康復,最后發展為終末期腎衰導致死亡。因此,找出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發病機制以及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和有效藥物,成為了近幾十年來醫學界的研究熱點。 最近,研究終于有了大的突破。科學家們通過觀察間溴肉桂酸誘導異常增殖的大鼠腎小球系膜細胞凋亡,發現間溴肉桂酸可顯著抑制大鼠系膜細胞的增殖。實驗在雙染條件下,熒光顯微鏡可明顯區分間溴肉桂酸作用細胞24小時后的早期凋亡細胞和中晚期凋亡細胞。FCM(流式細胞術)定量分析發現系膜細胞凋亡數量與間溴肉桂酸濃度呈劑量依賴性(P<0.05)。與對照組比較,1000、200及40μg/ml間溴肉桂酸組的SOD和GSH-PX活性顯著增高(P<0.05),而MDA含量則顯著降低(P<0.05)。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簡稱,是一種源于生命體的活性物質,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GSH-PX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簡稱,能保護細胞膜結構和功能;MDA是丙二醛的簡稱,能加劇細胞膜的損傷。此外,Casepase活性檢測發現間溴肉桂酸可增加細胞內casepase-3的表達,并且呈濃度依賴性增加。也就是說間溴肉桂酸能誘導腎小球系膜細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專家進一步研究發現,這與間溴肉桂酸抗氧化效應密切相關。這種抗氧化活性通過下調病理狀態下NF-KB的過表達、上調MMP-9來修復損傷的腎組織。 毫無疑問,間溴肉桂酸可治療腎小球腎炎藥物的最有效成分,這將給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帶來無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