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微波設備企業的制造技術不成熟。有些企業由于技術不過關,制造出的微波設備發生泄漏問題,既起不到對食品殺菌保鮮的作用,還會對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2.部分微波設備企業夸大宣傳。有些微波設備企業對客戶(食品生產企業)宣稱,只要采用了微波處理食品,就可達到殺菌保鮮的效果,有的把微波設備說成是 “包治百病”的工具。而事實情況并非如此,不少食品企業使用微波設備后,并沒有獲得預期的微波殺菌設備保鮮效果,原因是這些微波設備廠沒有根據不同食品的特性,向客戶提供相應的微波殺菌工藝。因為不同食品所需的殺菌工藝并不相同,且有些食品并不適合使用微波設備殺菌保鮮,如紅棗等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就不宜采用微波處理,否則會被燒煳。
3.不能為客戶量身定做微波設備。對食品殺菌保鮮和干燥而言,微波設備應該是一種非標設備,對于不同的食品,微波設備應在微波功率、磁控管排布等方面做不同的設計。殺菌時間的設定也很重要,利用微波對同樣的食品分別處理2分鐘和3分鐘,殺菌效果可能相差很大,有時會相差數倍。但有些微波設備廠由于自身的技術水平不高或嫌麻煩,不愿意根據客戶所產食品的實際情況來設計、制造微波設備,而是提前根據自己的設想做好一批相同的微波設備,然后對不同的客戶都稱“其微波設備可保證對不同的食品起到良好的殺菌保鮮和干燥效果”。
4.據微波設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國制造微波設備的工廠有100多家。他不無擔憂地告訴記者,大量沒有針對性的微波設備投放市場,由于不能有效地對食品進行殺菌保鮮、干燥,結果是食品生產企業棄用這些微波設備,既浪費了資源,又給食品企業造成了損失,后果是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認為“微波不適合在食品工業中使用”,導致食品企業不相信微波的作用,將不利于微波設備行業的持續發展。
5.利用新概念誤導客戶。有些微波設備廠推出了“微波+紫外線”設備,聲稱可利用微波和紫外線對食品進行雙重殺菌。其實,這是一種概念的炒作和對食品企業的誤導,因為,利用微波對食品進行處理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微波發射管和紫外線發射管不可能放在同一個腔體內;且紫外線的穿透力弱、短時間照射的殺菌效果并不理想,殺菌的有效距離也很短。
缺乏配套的應用技術服務。一些微波設備廠家缺乏食品工藝、食品微生物、食品原配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人才,不能系統分析食品質量問題發生的原因,不能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微波設備及合理的殺菌工藝。食品企業使用這樣的微波設備,自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