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溫——革命老區靈丘縣的一位樸實、厚道的鄉下人,在山溝溝里面朝黃土背朝天奮斗大半輩子的莊稼漢子。自從他發明的苦蕎麥皮保健褥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之后,當地一文不值的苦蕎麥皮變廢為寶;從此,拉動當地農民大面積種植小雜糧,戶均增收2000來元;從此,他的名字伴著他的優質產品飄洋過海,他成了一位備受當地百姓敬重的人……
■一項發明——全國農博會上拿大獎
苦蕎在塞上深受百姓歡迎,這不僅緣于其加工而成的涼粉口感好,更重要的是素有“四環素”之雅稱,其市場價格遠遠超過小麥面粉。然而,苦蕎麥皮在當地卻一文不值,燒火做飯燃不著,做農家肥料漚不爛,最多只能裝枕頭。看著村民將其白白扔掉,劉溫覺得實在可惜。
有一天,劉溫從一位“赤腳醫生”那里了解到苦蕎有醫療保健作用,他翻閱大量資料證實:“苦蕎”也稱韃靼蕎,是蕎麥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花。原產我國,多種植于高海拔陰濕冷涼地區。山西雁北高寒山區為優質生產地。《本草綱目》記載:苦蕎性味苦、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有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何不將其加工成保健產品?
結合當地農民用苦蕎皮裝枕頭的現狀,劉溫聯想到健康型苦蕎枕頭、苦蕎被褥、苦蕎車墊等,并到醫療科研單位取“經”,研究試驗出苦蕎麥皮保健褥墊系列產品,在當地歷經反復試驗后,申請國家專利。
2007年,劉溫收到北京寄來的發明專利證書,其發明成果在全國“農博會”上榮獲創新獎。
■一個公司——帶動一方農民致富
劉溫看準苦蕎麥皮的保健價值和冬暖夏凉的功效,注冊成立康馨苦蕎褥業有限公司,對當地的苦蕎麥皮進行開發利用。該公司以科學的方法、嚴格的程序對苦蕎麥皮進行認真篩選,嚴把質量關。在對苦蕎麥皮殺菌消毒的生產鏈條中,反復實驗、嚴格操作,研制出微波殺毒新方法,開發出的保健雙人褥、健腦明目枕、汽車座靠墊等苦蕎麥皮系列產品,一經上市,就受到消費者青睞。該公司產品經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審核,被評為“國家合格評定質量信得過產品”,并在全國農產品博覽會上被授予 “中國自主創新農產品品牌”榮譽稱號,同時通過了GB/T19001/2000標準體系認證。
其產品受益者不僅僅是用戶,更重要的是當地的農戶。去年,每公斤苦蕎麥皮可賣到3.6元,高出苦蕎面價兩元之多。僅此一項,就拉動近60多家農戶擴大種植面積,戶均增收400余元。今年,該公司又投資28萬元,引進山東濟南隆拓微波設備有限公司消毒微波殺菌設備,進一步完善產品性能,提高產品質量。公司年消耗苦蕎麥皮達20余噸,與300多農戶簽約2000余畝苦蕎麥種植基地,間接帶動苦蕎種植戶戶均增收2000來元,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又一有效途徑。
如今,在靈丘品質好的苦蕎麥皮收購價格高于苦蕎麥,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東河南鎮古樹村苦蕎麥種植戶劉斌高興地告訴記者:“有了康馨公司的帶動,苦蕎麥可以換來票子,咱農民托的是老劉的福啊!”
■一枝獨秀——何以引來百花開
苦蕎麥皮為劉溫的康馨苦蕎褥業有限公司的壯大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如今,這家作為大同市循環經濟專項產業化企業,已成為農業部指定華北地區惟一的苦蕎定點生產基地。面對產品飄洋過海,遠銷韓國等地的喜人局面,劉溫告訴記者,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打造更好的品牌,如何帶動更多的鄉親發財……
告別劉溫和他的公司,記者了解到:在靈丘縣還有一位名叫王宏杰的農民,今年38歲,是義泉嶺村村民,他發明的“排肥排種兩用犁”也榮獲國家實用技術專利,一犁多用,一次性解決耕地、施肥、播種問題,省時又省力,變過去多人操作為單人操作,且每人每天可耕種十來畝地,工作效率成倍提高,深受鄉親歡迎。
為什么在一個貧困縣區,兩年內就有兩位農民創造不凡的業績?除了縣里的扶持獎勵政策,恐怕與當地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常年堅持舉辦農民夜校密不可分!
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這無疑對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大力培養造就更多的鄉土人才,造就大批新型農民。造就新型農民,既有待政策扶持,更需要在農村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形成一種“村村有革新組、人人搞發明創造”的良好氛圍。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現代農業,當代農村呼喚更多劉溫、王宏杰式的新型農民!更多新型的微波殺菌設備適合農村市場農副產品深加工以及中藥材加工,更多致富之路等著朋友們去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