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最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之食品防腐劑系列(一):
新鮮水果及蔬菜綠色安全防腐保鮮
食品安全一直是最近幾年人民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系數、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也成為了政府最為迫切的工作。我國政府也極其重視此項工作,政府職能部門為此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直不斷地在密切監管、緊張有序地針對各種新情況新變化強化有效管理。今年,更是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3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這是自2009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連續第三年就食品安全年度工作做出重要部署的文件,充分說明了國務院對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的高度重視和對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決心。《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將食品添加劑問題列為重點治理六大問題之一。4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實施方案,將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列為治理重點之首。隨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出席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時強調,要切實解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不依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違法使用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
《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是食品添加劑行業的準繩,是指導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使用的行為準則。為了使廣大群眾能對食品添加劑有較為具體的了解,并結合當前食品添加劑整治活動聲勢,食品添加劑方面的專家就防腐劑問題在最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10)里的相關規定做了系列詳細的解讀。
解讀之一:在新鮮水果和蔬菜方面什么防腐保鮮劑最好?
新鮮水果和蔬菜采收后仍然進行著復雜的生理變化、生物變化和物理變化,果蔬的細胞和組織繼續進行呼吸和蒸騰作用,很容易產生皺縮、失重、萎蔫、變質等現象,影響果蔬的品質和銷售。目前,在我國每年約有8000萬噸蔬菜、水果腐爛,果蔬采后損失率達20%~40% ,損失總價值近800億元。新鮮果蔬的防腐保鮮,成為了減少損失必有程序。世界各國都對此展開了研究并有不少新技術問世,目前使用最普遍也最經濟且簡單易行的就是新鮮果蔬表面防腐處理。
在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10)里,對此有很多處專門的規定,詳細規定了各種防腐劑品種、用法、最大用量。專家具體解讀稱,用于表面處理新鮮水果和蔬菜進行防腐保鮮的防腐劑有近十種,并選擇其中常用的六種用表格形式作了詳細的比較:
防腐劑品種
|
食品名稱及用法
|
最大使用限量(g/Kg)
|
備注
|
肉桂醛(桂醛)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
綠色安全
|
4-苯基苯酚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1.0
|
過量有毒
|
聯苯醚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1.0
|
過量有毒
|
山梨酸及其鉀鹽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0.5
|
過量有毒
|
對羥基苯甲酸類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0.012
|
過量有毒
|
乙萘酚
|
經表面處面的鮮果蔬
|
0.1
|
過量有毒
|
專家說,所謂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實際就是沒有使用限量。鮮果蔬腐爛變質,主要是因為霉菌。肉桂醛抗菌廣譜,對霉菌等致害細菌抑制作用更為突出。利用肉桂醛噴灑,能很好地防止鮮果蔬發霉變質,保存時間也更為長久,而且果蔬也不會脫水哈敗;肉桂醛綠色安全,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其綜合使用成本也相對低廉。
經過對比,專家認為無論是從健康安全方面還是在使用成本方面,利用肉桂醛進行新鮮果蔬防腐保鮮,都是最佳選擇。因此專家建議果農果商、菜農菜商,廣泛使用肉桂醛進行果蔬防腐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