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取向技術的王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液晶顯示”對于大家來說已經不再陌生,由于他具有低壓微功耗、平板型結構、不眩光、不刺激眼睛、無輻射和X射線等優點,已從最初的手表、計算器等幾個簡單產品領域的應用擴大到如今的手機、電腦顯示器、掌上電腦、平板電視等,液晶顯示已經完全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液晶顯示亦稱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現如今已經滲入各種需要進行圖像和數據顯示的電子終端,而取向技術則是液晶顯示的關鍵技術之一。液晶分子相對于基板的平行或垂直的排列都源于液晶分子與基板之間的各向異性的錨定作用。液晶指向矢的排列穩定性決定于表面錨定勢場的分布形狀,從微觀上講取決于空間、立體、極性和色散作用力。這其中除了空間作用之外的3種力都是由基板和液晶分子間相互作用決定的。
實現液晶取向的方法很多,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取向方法是聚酰亞胺(PI)摩擦法。其優點在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大面積化和批量生產。但是(PI)摩擦法也存在著較為顯著地缺點便是摩擦過程易于產生靜電,并且摩擦對器件可以造成污染。近年來,科研人員一直在尋找一種液晶取向的非摩擦替代方法。經過研究提出一種新的取向技術,即線性偏振光聚合(LPP)取向法,這種技術不但避免傳統的PI膜的摩擦而且工藝簡單,容易控制,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因此,清華大學以及北京清華液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專家,通過多次實驗,利用對氟肉桂酸研制合成了一種名為對氟肉桂酸丙烯醇酯接枝聚硅氧烷(PSAFC)的材料,并且通過LPP法成功將其制備成一種取向良好的液晶取向膜。實驗證實,(PSAFC)在LPP膜厚度上有明顯優勢,在研究烘烤溫度和時間的影響中,(PSAFC)熱降解度明顯高于傳統材料聚乙烯醇的熱降解起始溫度。另外,(PSAFC)還是一種光敏性極好的LPP材料,無論增大曝光強度還是延長曝光時間,對其并無太大影響。在熱穩定方面,發現(PSAFC)無論在垂直還是平行取向加熱至180℃后冷卻至室溫均能保持原來的取向狀態。
因此專家表示,對氟肉桂酸丙烯醇酯接枝聚硅氧烷從各個方面來講,均是一種熱穩定性很好的高光敏取向材料,勢必會在未來時間內成為LCD取向技術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