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中藥材“打磺”系列報道之二:
藥農藥商抱怨中藥材儲運別無他法
杭州率先掀起的整治中藥材“打磺”行動,可謂是一呼百應。一石激起千層浪,安徽亳州藥市、隴西首陽中藥材市場、河北安國藥市、山東舜王城藥市、廣西玉林藥市等國內諸多藥材集散中心,一時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藥商壓力重重;而各主要中藥材產地藥農,更是人人自危,焦慮之情溢于言表。由此也可看出,藥材硫磺熏蒸現象之極度泛濫以及其危害之廣泛。
記者調查得知,硫磺熏蒸本是古人采用的藥材在產地加工和流通貯藏過程中殺蟲、防腐的主要傳統手段之一。但是,現在有許多不法商販利用硫磺熏蒸具有漂白、增艷的特征,把發霉變質的中藥材用工業硫磺熏蒸的辦法進行掩飾,達到賣假售劣的目的。還有些不良藥商將中藥過度打磺,卻是為了給中藥增加重量,比如黨參,過度硫磺熏蒸后,含水量可高達20%~30%而不發霉。藥材在批發商手里存放時間稍長,容易變色、變干,更難出售,為了謀取黑心利益,大多批發商會再多次給藥材打磺“美容”。
此外,很多中藥材生產地都地處偏遠,對于藥農來說,用硫磺熏藥材更多是出于保存方便的需要。隴西首陽中藥材市場是全國著名的中藥材批發集散地,全國七成以上黨參、黃芪和當歸等中藥材都在這里采購,而市場上很多原藥材,來自甘肅省隴西縣。《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記者前不久在甘肅省隴西縣采訪時,當地的一位藥農直接對記者抱怨說:“如果沒有新的儲運良方代替傳統的硫磺熏蒸,中草藥將會徹底絕跡。我們是沒有其他方法啊。”
基于藥農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取代硫磺熏蒸而處于“無法可用”的困境,有人曾建議有關部門仿效日本的成功經驗。日本的中藥材管理和流通是做得最好的,全日本的整個倉儲都在東京的一個很大的物流中心,這里儲存了全國的中藥材,漢方藥基本都是在這里倉儲和流通,管理很嚴格。但這只解決了流通過程中濫用硫磺的問題,而對藥農在采收藥材后送到特流中心前這段時間的保存以及物流中心如何保存藥材等問題依舊未得到解決。
其實,早有人受肉桂醛熏蒸保存糧食的啟示,實驗出采用肉桂醛保存藥材的方法,據稱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肉桂醛抗菌廣譜,對霉菌、螨蟲抑制作用更為突出。利用肉桂醛熏蒸,能很好地防止藥材發霉變質,保存時間也更為長久,且不損害藥材藥性;肉桂醛綠色安全,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其綜合成本也相對低廉。此外,肉桂醛不僅可用于熏蒸,也可直接用于溶液噴灑、浸漬,適合于各種不同藥材的保存需要。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楊俊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整治藥材打磺,不僅僅是要嚴厲禁止,更要宣傳推廣新的藥材保存方法,避免藥農藥商“別無他法”而不得不鋌而走險重新采用打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