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黃萎病是棉花生產上的毀滅性病害,被棉農稱為棉花的“癌癥”,具有傳播迅速,損失嚴重,防止困難等特點。近年來在我國棉產區,棉花黃萎病危害持續加重,防治工作刻不容緩。
植物黃萎病為半知菌亞門、淡色孢科、輪枝菌屬。其病原菌主要為大麗輪枝菌和黑白輪枝菌。大麗輪枝菌對高溫和劇烈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棉花黃萎病的主要病原菌為大麗輪枝菌。據有關部門統計,造成棉花黃萎病危害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亂引亂調種子,不經檢疫,無病區從病區引種、調種,是造成病害迅速傳播的重要途徑。二是目前種植的抗蟲棉品種,由于導入抗蟲基因后,使其抗病性能下降,所以容易導致大麗輪枝菌趁虛而入。三是病菌在土壤存活期長,逐漸積累,導致病情日益加重。如何能夠有效防控黃萎病已經成為廣大棉農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為了幫助廣大棉農正確防治黃萎病,山東昌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棉花專家賈登三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棉花黃萎病必須以防御為主,防治措施要因地制宜。”賈藝師指出,防治棉花黃萎病除了要做好種子檢疫、鏟除零星病種和做好輪作換茬以外,種子消毒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種子消毒一舉多得。對待病菌種子,采用一種消毒措施,一舉可消除種子上的幾十種病原菌,對防治黃萎病菌棉種調引傳播擴散,確保棉苗不受種子所帶病菌侵染危害,減少致病菌源都有良好效果。種子消毒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使用一種含有乙酸肉桂酯與正丁醇的殺蟲劑進行侵種。這種殺蟲劑以水為溶劑,對環境友善,對生物和諧;乙酸肉桂酯本身是一種香料,對棉種也不產生藥害,防治譜較窄,甚至有明顯的選擇性。經過反復實驗研究,只需添加40μg/ mL便可將藥效發揮到最大,這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最后賈藝師再次強調,棉農只要做好種子消毒措施,鏟除病種引入和搞好輪作換茬。那么棉花黃萎病將會得到很好的控制,棉花產量必會大幅增長!
聯系人:周棟
電話:027-68886692
13720257080
傳真:027-8804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