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三氧化二鋁在鋰電池及正極材料里應用作用及原理分析
15858139236
對Al2O3(VK-L30D)包覆LiCoO2材料的耐過充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對鋰電池電極材料表面進行適當的氧化鋁包覆,可以有效改善電極材料的耐過充性能,包覆氧化鋁的電極材料可耐3C,10V過充,包覆5%氧化鋁的電極材料時可耐3C,15 V過充,而當氧化鋁的包覆量超過10%時,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急劇下降。
對鋰離子電池過充行為現場紅外熱分析進行了研究。認為,LiCoO2材料在過充過程中存在兩個明顯的溫度上升區間,分別是4.4-4.6V和4.6V以上兩個電位區間。MgO(VK-Mg30D)的包覆可以有效抑制LiCoO2材料在4.4-4.6V電位區間的放熱反應,而Al2O3(VK-L30D)的包覆則還可以抑制電位超過4.6V后LiCoO2材料的放熱反應。
涂覆氧化鋁(VK-L30D)的鈷酸鋰正極材料的電化學及原位同步輻射XRD研究
以商業使用的鈷酸鋰為起始材料,通過用納米尺寸的無定形氧化鋁涂覆得到表面改性的鈷酸鋰。本文對改性鈷酸鋰的電化學性能及結構的變化進行了研究,并與起始的鈷酸鋰進行比較,充電至4.5V可得到190mAh/g的比容量。用原位同步輻射XRD研究了在過充狀態下改性材料的結構與電化學性能的關系。使用未涂覆的鈷酸鋰作為正極的半電池,多次充電后六角結構的c參數的變化明顯減小,這與容量的衰減有關。相反,涂覆后的鈷酸鋰容量衰減很小。并提出了涂覆后的容量衰減機制、涂覆的作用。
將納米氧化鋁(VK-L30D)直接添加到LiPF6基商品電解液中,或者直接與LiCoO2正極混合,改善了LiCoO2正極材料的循環性能、倍率性能和熱穩定性。其作用機理為:添加的納米Al2O3(VK-L30D)與電解液反應,生成AlF3/Al2O3和Li3AlF6(AlF3·3LiF)/Al2O3固體超強酸,一方面能將LiCoO2表面的化學雜質除去而抑制其帶來的表面阻抗增長,另一方面能夠改善LiCoO2表面SEI(在LiPF6基電解液中的固體電解質相界面膜)膜中的電荷轉移以及電解液中的離子輸運。
以不同的鈦源(銳鈦礦型TiO2、金紅石型TiO2、無定形TiO2)和不同的鋰源(Li2CO3、LiOH·H2O),采用高溫固相合成法,在不同的溫度下合成Li4Ti5O12,研究了Li4Ti5O12的合成工藝條件.經充放電測試、XRD等測試手段發現,在900℃下以銳鈦礦型TiO2和Li2CO3為原料合成的Li4Ti5O12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其首次放電容量甚至能超過理論容量,循環性能良好,電壓平臺平穩.